7月22日大暑节气到来,这个时候要来到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此时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人们身心多有所不适,因此多需要消暑纳凉(防暑、祛湿)、养生进补(养阳、宁心)。这特殊的一天因为历史的底蕴和生活智慧便有了相应驱邪祈福的活动习俗。
消暑纳凉——饮伏茶(清凉祛暑)、吃仙草(消暑)、适度运动(预防中暑)
浙江温州等地,大暑多饮伏茶。伏茶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甘草调和诸药,且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草药相互配伍,使得伏茶具有显著的清凉祛暑作用。
我国东南之地福建、广东、台湾等,大暑多吃仙草过夏天。仙草本就是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有很好的凉血功效,吃起来口感爽滑,夏天来一碗自然较好。
大暑气温高,个人中暑风险增加,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高温时段外出,如需外出,务必做好防晒措施。自己多带藿香正气水以防中暑。
老年人多喜欢锻炼身体,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时进行,多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更为合适。因此注意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运动后立即冲凉,以免寒湿之邪入侵身体。
养生进补——艾灸贴敷(冬病夏治)、喝羊肉汤(消暑滋补)保证睡眠(养心安神)
夏天经络气血旺盛,特定穴位用药香熏烤,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一些冬季易发作的慢性疾病,如老寒腿、关节疼痛等,有一定的效果。一些冬季的冻伤等疾病,会选择夏季治疗以防冬季复发。
中医认为夏天喝热的冬天喝冷的,而大暑这一天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很多人会选择喝暑羊(羊肉汤)的习俗,以达到“以热制热”的养生效果。
羊肉性温热,大暑节气人们多借助高温天气让身体发汗,以此排出身体积热与毒素,同时也补充元气,增强体力。
山西、河南等地,大暑时节有晒伏姜的传统。而此原理与羊肉有一定的共同性质。其中生姜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而饮用生姜红糖,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有利健康。
大暑节气时间上也快要到甲申月(8.7),此时申月与乙巳年很容易存在【寅巳申三刑】,所以凌晨寅时(3点-5点)醒来的可能性比较大。
驱邪祈福——送大暑船、烧伏香
驱邪祈福多是各个节气必不可少的传统,其中大暑多以送大暑船、烧伏香为主,其中浙江台州沿海地区,因为以前靠海吃饭,所以对海洋比较敬畏。大暑日便会送大暑船。以祈愿海上平安。
大暑时节,旱、涝、风灾频繁,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以靠地吃饭的农民也会去寺庙烧伏香以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这两项目活动也多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平民百姓对未来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