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关于“水逆”“火星逆行”等的一些讨论可能是被大众误会最深的概念之一了。每次,在水星、火星、木星这种行星逆行周期,都会有许多“避雷指南”“水逆小心”这种夸张的标题党。事实上,网络上的相关讨论藏着对“行星逆行”的3个常见误解,今天我们就来说明一下行星逆行的真实反映,看看你是否也中过招?
误解一:“逆行”≠一定倒霉
“水逆期间千万别签合同!”“火星逆行期这几件事一定不能做!”类似这种文章在网上非常多,这是关于行星逆行最多也是最普遍的误解,事实上,行星逆行只是宇宙能量按下了“暂缓”或“慢放”键,我们正处于一个厚积薄发的阶段。
水星逆行时,我们更容易发现合其他人交流时被忽视的细节;
火星逆行时,可以借着这一时机重新规划工作方向;
木星逆行时,一些投资风险会提前暴露,让我们能及时止损。
误解二:“逆行行星越多越不利”
一些占星自媒体会在出现多个行星逆行时,发出“预警”,制造紧张感,构成了第二个常见误区——逆行行星越多越不利。
其实,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星同时逆行的情况本就不常见,如果真的出现,反而会创造一个独特的能量组合。
比如,内行星(水星、金星)同时逆行,不仅会让我们反思一些表达上的误区,还会深入思考人际关系上的核心矛盾。今年3月,就出现了这一现象,金星和水星在白羊座同时逆行,是我们调整思维的最佳时机。
再比如,火星(内行星)与土星(外行星)同时逆行,既迫使我们放缓开拓的步伐,循序渐进,又能让我们的“地基”更牢固。
专业建议:
我们可以把多个行星的逆行期看作是“深度思考期”,抓住这一时期宇宙带来的能量转折,再次思考人生方向、事业规划、学业发展等等,获取新的上升机遇。
误解三:“逆行时不做任何重大决策”
一在“水逆”期就不做重大决策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但这是第三个也是最需要打破的误区。
在行星逆行期前,最适合调整决策方式;
在行星逆行期间,适合做好决策方案优化;
行星逆行期后,就可以借助行星恢复顺行的能量,抓住“黄金期”做好决策,最终落实。
看完以上分析,你对行星逆行期的认识有没有更深一步?当我们再看到传播“逆行”焦虑的文章时,就不会被影响心情,反而能够结合转变,抓住思考和调整的黄金期,实现厚积薄发!
相关链接: